吴如军:加固工程实操中如何做到辩证施治?案例剖析!
前面我讲到加固改造工程的实操分享,这期重点介绍一下加固实操中如何辩证施治?
建筑物的基础有一个特点,在《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》里面有提到,我的老师曾在我们国家铁道部做了2000多栋建筑物基础的实验,实验显示:桩基础和天然基础每隔10年就可以提升10%的承载力。为什么能提升10%的承载力?建筑物长期压着,把土压实了从而提高了承载力。桩基础也是类似的方法,建筑物长期压着桩往下走,摩擦力增大了,所以承载力也会得到提高,只要计算桩身承载力在能够满足要求的情况下,10年提高10%承载力,20年提高20%承载力。
我曾经在有个项目,我的老师做到了让桩基础在30年增加30%的承载力,并且没做基础加固。当时我觉得,桩基础30年要提高30%的承载力,需要满足技术的要求,所以我设计了两个桩,但我的老师把两个桩去掉了,加固完了之后,我说这个可能有风险,他说不会有风险,他做过实验了。他是北方交通大学的教授,以前属于铁道部,铁道部那时候都是4层楼到6层楼的民宅,大部分是天然基础的建筑物,他们做了大量这方面的实验。后来我们在编《建筑物移位纠倾增层改造技术规范》的时候,他就把天然基础在30年提高30%承载力写进规范了,我们编规范的都是他的学生,在审查的时候,我们还是删掉了,我们希望还是从安全方面考虑,不能太过于冒进了。天然基础在20年要提高20%的承载力在《既有建筑地基基础加固技术规范》里面是写得很清楚的;桩基础也是可以达到的,通过计算桩身承载力。
利用我们技术、结构以及思维,去打开了一条通道,而不是什么都要去做鉴定。还有做结构设计、加固设计,有些还要根据产生建筑病害的性状来进行概念设计。
比如,一个水池建起来了之后,它本来是可以安全使用的,加入水之后,底板开裂被破坏了,业主也没注意到,后面发现了大量漏水,才发现是结构裂缝,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造成的。大量漏水后先把水放出来后,再做加固设计,会有了两个方案:第一个方案,在计算的过程当中,把原来的钢筋考虑进去,补偿地下不足的部分;第二个方案,不考虑原来钢筋的承载能力。那么,你们觉得哪个方案对的?——应该是不考虑原来的钢筋。
另外,同样是建筑物开裂的情况,也要分析清楚是怎么开裂的。像开裂有一种情况,房子建了还没使用就开裂了,这个时候就可以考虑原来钢筋的作用了,因为没有什么负载,只是开裂,原来钢筋是多少,不够的加足它,但是有一点就是要卸荷,要让它共同工作。
再比如,一栋建筑物倾斜了也是同样的道理,倾斜也分好几种情况,不是建筑物倾斜了就整体加固,这样加固造价的费用就高了。建筑物倾斜原因有两种可能;第一种是一边承载力不满足要求下沉,另外一边承载力满足要求不下沉;第二种是两边都下沉,但是有一边下沉大一边下沉小。两边都下沉,有一边下沉大的情况,就需要评估下沉量大的一边,还能下沉多少,从而确定加固量,下沉量大的一边肯定要加固,但是很多设计师觉得下沉了,就需要整体的加固,这样成本可能会超过原来成本的一半。但还有一种方法就是一边加固后,另外一边让它自然性纠正回去。
所以加固设计是一个概念设计,不是拿个证据建模验算,验算之后配上去可以了。而是要了解实际状况是怎么产生的,问题出在哪里,为什么出现这个问题。虽然现在有很多高科技的东西,但还是需要我们人脑去判断的。
刚才前面讲的三个方面,鉴定、加固设计和加固施工。实际上是两个大的方面,鉴定和加固,因为加固设计和加固施工都是属于加固。鉴定与加固就像现在用高科技精度仪器的医生,像中西医结合来完成我们整个加固的工作,我们需要去分析、考虑,做到辩证施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