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下增层技术在框架结构房屋改造中的运用
摘要:通过抱柱式临时托换体系将房屋上部荷载转移到新做托换桩上,然后向下开挖至设计标高,新做托换柱、永久托换承台及地下室结构加固,待砼达到设计强度后,拆除临时托换体系,从而解决了地下空间结构的实现。
关键词:临时(永久)托换 预顶
一、工程概况
广州颐和南湖高尔夫会员住所F区C16别墅,为三层框架结构,柱下独立基础形式。现应业主要求,需在负一层局部区域进行地下增层扩建处理,本工程已由我司设计施工完毕,下面是部分施工现场图片。
二、地下增层改造方法分析
1.原结构特点及施工条件限制性:
(1)该建筑位于半山坡上,原结构基础埋深不一致,负二层架空高度仅1.0~2.0m。
(2)该别墅为两户连体别墅,两户结构错层高度达2.0左右。距离该建筑物坡顶5.0m上方有另一幢建筑物。
(3)地质条件较好,局部已可见微风化岩,增加了地下开挖的难度。
2.托换加固方法:
(1)对开挖基坑周边土体进行临时侧向支护。
(2)临时托换体系采用抱柱式托换钢梁体系。
(3)新做基础采用锚杆静压嵌岩钢管灌注桩式托换处理。
三、增层改造技术介绍
1.总体施工工艺流程:
放线→定位→障碍物拆除→嵌岩钢管灌注桩施工→抱柱式托换钢梁体系制安→侧向支护体系施工→预应力反压、临时锁桩→土方开挖至地下室增层所需标高→凿除原柱基础承台→土建施工(地下室挡土墙、底板、永久托换承台、托换柱)→拆除抱柱式托换钢梁体系及部分桩体→清理收尾
2.锚杆稳压施工工艺
锚杆制安→架设反力架→千斤顶安装→锁桩型钢梁安装→反顶稳压→临时焊接锁桩→反压体系拆除→焊接封桩
四、主要施工工艺方法介绍
1.嵌岩钢管灌注桩施工
嵌岩钢管灌注桩设计时,除了要满足单桩承载力、桩身截面强度外,还要考虑土体向下开挖致桩身外露后,托换桩的整体稳定性和刚度变化。桩入岩长度必须保证在1.0m以上。
2.抱柱式托换钢梁体系
为保证上部结构荷载能够安全转移到托换桩上,同时考虑到托换体系用完拆除时对原结构的损伤,以及临时措施投入成本,新加临时托换体系采用抱柱式托换钢梁体系,四条槽钢环抱砼柱并通过对拉螺栓锁死柱身,两条主转换型钢梁斜向布置在托换桩两侧。
3.侧向支护体系施工
为了避免或减少因地下增层施工时、土体位移与变形造成对建筑物(及相邻建构筑物)的影响,从而在既有建筑物基坑开挖周边或柱间进行支护,形成支撑或支护墙体承受施工引起的侧向土压和地基差异变形。结合现场施工条件和地质情况,采用支护桩加水平支撑的侧向支护体系,尽量利用既有建筑物的本身刚度。
4.预应力锁桩技术
为保证上部结构荷载能够完全转移到托换桩上,在压桩完成后通过对新加桩施加预应力反压,从而实现新增荷载能够很快的传递到新加桩基上,实现快速控制建筑物附加沉降。
五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
用桩式托换法进行地下增层施工时,除了设计理论要符足实际受力情况外,成功的关键还在于施工程序是否合理,质量是否过关,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:
1.桩入岩长度必须保证在1.0m以上,并严格控制桩清孔后的沉渣厚度。每根被托换柱两侧的两根托换桩体在开挖露出部分设置交叉钢筋,加强整体稳定性和协同工作能力。
2.抱柱式托换钢梁体系施工时,结合面必须进行凿毛处理,槽钢与砼结合面灌注结构胶,充分发挥结合面的咬合力。
3.各被托换柱的托换施工必须跳做交叉施工,不能全面同时托换处理。
4.当托换结构体系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,才能拆除临时托换体系。
5.托换承台基槽开挖、千斤顶预顶等施工过程中,应加强对原结构的检查,做到信息化施工,对一些关键部位进行应力、变形监测,预设报警值,并做好应急预案,保证结构的绝对安全。
六、结束语
1.采用桩式托换技术进行地下增层改造,准确的设计分析是基础,合理的施工流程和构造、连接处理是关键。实践证明,桩式托换方法能够很好的建立一个新的安全可靠的受力体系。
2.为了有效控制建筑物的沉降变形,可实施预应力锁桩来解决。
3.本方法在实际工程中得以实现,值得在处理类似工程时参考。